肉牛育肥存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要去外地買牛,長途運輸對牛造成最大的危害就是疾病危害,由于10-20幾個小時的長途運輸,給牛帶來不可避免的疾病發生。給我們養牛人損失。
肉牛運輸應激綜合征又叫牛地方流行性肺炎,是在運輸應激作用下由多種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牛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長途販運所致的多種應激原(如熱、冷、風、雨、饑、渴、擠壓、驚嚇、顛簸、合群、調料、體力耗費、環境改變、潛在疾病等)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如支原體、巴氏桿菌、大腸桿菌等)趁虛而入,引起呼吸道、消化道,乃至全身病理性反應的綜合癥候群(如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食欲減退、被毛粗亂、咳嗽、氣喘、流黏性或膿性鼻液、拉稀、血便、關節炎、結膜炎、極度消瘦,甚至衰竭死亡)引起肉牛發病、死亡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
新從外地引進肉牛,買回后1周左右發病,也有牛群在買回后第二天即發病。病初體溫升高,42°C左右,持續3~4天。牛群食欲差,被毛粗亂,消瘦。病牛咳嗽,喘,清晨及半夜咳嗽加劇,有清亮或膿性鼻汁。有些牛繼發腹瀉,糞水樣帶血。可出現關節炎和角膜結膜炎。所有牛均可發病,但犢牛病情更為嚴重。病死率各場有差異,可高達50%。
牛支原體常可并發或繼發其它病原因子感染,包括泰勒蟲及多種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血性巴氏桿菌、鏈球菌等)早診斷,早治療”是有效控制本病的基本原則。有牛場證實在牛群引進后立即進行全群治療,明顯降低了發病率與死亡率。早期應用抗生素治療有一定效果。
為避免疾病帶來的損失,總結以下方法方案,減少疾病的發生,預防支原體發生,疾病的治療??蛇x擇育肥季節,做好運輸應激。
一、育肥牛春季三四月份,秋季選擇八九月份進牛
育肥牛最適生長的氣溫為10~21℃,一般情況是秋季氣候適宜,生長快,春季次之。夏季天氣炎熱,食欲差,不利于牛的增重。冬季則氣溫太低,牛的維持需要增加,散熱多,耗料多,增重慢,且草料缺乏,不利于育肥成本的降低。
二、運輸應激處理。
(1)嚴格選購架子牛:架了牛大多來白草原或山農戶散養的、未經肥育的牛,要以雜交牛品種為西雜牛最好選擇月齡為6-8個月齡,休重200-300公斤,架子大,但較瘦的牛。選用公牛進行育肥性別會影響牛的育肥速度。
(2)減少新到架子牛的應激,當天下車牛3小時內不給水、料。三小時后給少量飲水添加卡巴匹林鈣解熱鎮痛,添加抗應激的添加劑(抗激肽)等。
(3)新到架子牛給足充足飲水,飲水添加,人工鹽,牛羊康、胃腸舒、抗激肽,。
(4)發病牛治療,新進牛不吃草,發燒,流鼻涕,可以用喘毒一針靈注射40ml+速食王30ml+銀黃血清40ml一天一次連用三天。
(5)重癥病牛及時輸液,恩諾康+一品頭孢+氟尼辛葡甲胺,輸液三天一個療程。
(6)瘦弱的牛肌注速食王20-30ml肌注,肌注強效救命神草注射液20-40ml。喘毒一針靈40-80ml+恩諾康30ml+地塞米松鈉注射液20ml,輸液三天一個療程。
(7)針對用藥3-4天不見效的牛,選擇換藥,可用百草傳奇40-80ml+止痢一針靈20-30ml+地塞米松鈉注射液20ml,輸液三天一個療程。
【本文標簽】 羔羊、羊病、獸病、肉牛、牛養殖、牛犢、牛場、牛病
【責任編輯】韓老師版權所有
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