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
皮膚病一般會導致皮膚瘙癢,所以會嚴重影響到豬的情緒。如果豬群患病時間比較長,病情比較嚴重的話,豬可能會出現坐立不安,影響睡眠質量,從而減緩生長速度。另外由發病豬有時會表現為皮膚發癢,所以患病的豬可能會通過摩擦墻壁或者欄桿進行止癢,如果豬舍的墻壁比較粗糙的話,極有可能造成豬出現外傷,進而引發更嚴重的后果。發病原因:
1.豬舍衛生條件差、加上夏季濕熱熏蒸、豬皮膚不清潔、通風不好、飼養密度大等都會引發皮膚病的發生。
2.飼料單一、營養缺乏,特別是維生素、礦物質缺乏和缺鋅等。
3.夏季吸血昆蟲蚊蠅增多,加上化學藥品刺激以及慢性消化道疾病,豬群新陳代謝絮亂,內分泌失調等也會引起皮膚病的發生。
鑒別診斷:
1. 豬疥癬:又稱豬癩,由疥癬蟲寄生引起。對仔豬危害最為嚴重,病豬常常發病成為僵豬。病豬表現生長遲緩,精神不好,有蹭癢表現,慢慢消瘦,重者可引起死亡,內臟無病變。
2. 豬痘:主要發生于4—6周仔豬及斷奶仔豬,一年四季均會發生,但多見于春末、秋初季節;主要表現為在豬無毛和少毛部位如鼻吻、眼瞼、腹部、四肢內側、乳頭等部位出現圓形丘疹,凸出于皮膚,發展成水泡,轉為膿泡破潰形成痂皮,病豬吃喝幾乎不受影響,發病過程中病豬會表現奇癢難耐,磨蹭墻壁、圍欄。傳染快,同群豬感染率高達100%,個別豬會伴有體溫升高的情況。
3. 滲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多發生于5—6日齡哺乳仔豬。主要表現為在眼睛周圍、耳廓、腹部等出現紅斑、水泡,水泡破潰后水泡液呈棕黃色,如香油樣,手觸摸有油膩感。干燥后會形成鱗片狀、棕灰色的結痂,有癢感,痂皮脫落后,露出鮮紅色創面。
4. 皮炎腎病綜合征:是由圓環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保育豬、生長豬、育肥豬及哺乳仔豬、剛斷奶仔豬的皮膚和腎臟,發病率高,病程長。病豬表現為耳、背、腹部、后軀等皮膚出現紅斑、斑點、丘疹及黑色或深褐色壞死痂,有的病豬在生殖器附近、耳后等部位出現病變較多,部分病豬有不同程度的弓腰現象,按壓之后更加明顯,有怕痛、躲閃反應。尤其是在夏秋季節,嚴重影響豬只的生長發育,當下各地都有流行,給養殖戶造成很大經濟損失。
綜合防控:
1. 加強豬場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做好豬舍的消毒與驅蠅滅蚊的工作。
2. 豬群做好檢疫工作,對新引入豬要搞好檢疫,隔離飼養1周,觀察無病方能合群。
3. 防止皮膚損傷,對欄圈的尖銳物一定要及時清除,避免豬群刺傷和劃傷,同時應防止豬只咬斗,肥育豬原窩飼養可減少咬斗。
4. 針對已經發病的豬群可以選擇“一噴靈”體表潰爛處的消炎,使用“混感金針”肌注,“佰易清+諸鈞安”大群拌料,連用5-7天。
以上就是引發豬群發生皮膚病的具體病癥以及鑒別點,像豬疥癬、豬痘、滲出性皮炎、豬皮炎腎病、豬丹毒等皮膚疾病問題,在養豬過程中也是經常發生的。因此,我們一定做好豬場的飼養管理以及衛生消毒、藥物保健等工作,否則豬一旦得了豬皮膚病的話,嚴重的情況下會對其身體發育造成極大的傷害,影響其生長速度,增加養殖成本。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