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化驗和送檢,是現代化規模養殖業和各基層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防控工作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前腔靜脈采血,是一些熟練的獸醫常用的采血方法。 但是,能熟練運用這種方法的獸醫,并不是很多。由于有關資料缺少對這種技術的詳細介紹, 很多基層獸醫人員往往以為這是一種復雜的技術,需要高超的操作技能。其實,只要掌握操作要領,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就可以掌握這種技術。
一、前腔靜脈位置
前腔靜脈為收集頭、頸、前肢和部分胸壁和腹壁回流入右心房的靜脈干,由左右頸外靜脈和左右鎖骨下靜脈先匯集成左右臂頭靜脈,然后合并形成前腔靜脈。位于心前縱隔內,第一肋骨與胸骨結合處前側的胸腔前口。
二、保定方法
小豬采用倒提保定法,一助手倒提兩后肢,另一助手固定小豬頭部及其中一前肢,采血者固定另一前肢;中大豬采用保定器保定法,助手用保定器牽拉豬的上頜部,使前肢保持剛剛著地的狀態即可。
三、采血位置
小豬在兩前肢與氣管交匯處,中大豬在胸前口兩側凹陷窩最低處(保定時會顯露出來)。一般右側采血比較好,左側采血容易碰到膈神經。由于前腔靜脈靠前較細,靠后較粗,小豬可適當靠后,大豬可適當靠前。
四、采血器具選用
5ML/10ML一次注射器,或10ML真空采血管。關于針頭的選擇,10公斤以下哺乳仔豬用9×20毫米的,10-30公斤保育豬用9×25毫米的,30-100公斤用12×38毫米的,成年種豬用16×50毫米的(若買不到可選用16×38毫米的,只不過注意采血的位置要適當靠前一些,不然夠不到血管)。
五、操作方法
采血者站在豬的右側,左手拿酒精棉球采血部位消毒,右手持針對準采血部位垂直下針,略偏向胸口和氣管,采血者感覺有負壓感時即為扎中血管,此時可抽動一次性注射器活塞,如果是用真空管采血,則可見血流噴出。如果沒有血液流出,則可上、下移動或左右移動針頭直至有血流出為止。當采夠足夠血量時,拔出針頭,酒精棉球按壓片刻止血。
六、注意事項
1.找準下針部位
一般來說,小豬采血比較容易,大豬相對困難一些,在給大豬采血時一定要在兩側凹陷最低處下針。
2.選用好針頭
不同體重的豬選用不同的針頭,大豬用小針頭夠不著血管,小豬用大針頭則容易扎穿血管。
3.保定者也很重要
特別是在對中大豬進行采血時,保定者一定要把豬的上頜拉起來,頭擺正,使胸腔前口兩側凹陷窩充分暴露,這時采血才會比較容易;如果凹陷沒有暴露采血部位是比較難確定的。
4.做好采血部位皮膚消毒工作
5.采血后止血
采血后應立即用酒精棉球進行按壓止血,保證不流血時再停止按壓,否則很容易在體內形成血包或導致失血過多。
6.做好血液處理工作
剛采出的血液要避免振蕩,否則容易造成溶血;冬天要將血液保存在25-37℃的溫水或恒溫箱中放置,以利于血清的析出,夏天在常溫下保存即可。血清析出后需冷凍保存。
?
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