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鴨子的飼養管理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飼料管理粗放,環境要求簡單,溫度要求不高,但對于肉鴨飼養來說,小鴨子怎么養是一項即重要又細致的工作,必須抓住每一個細節,把控每一項措施。肉用型的小鴨與蛋用型小鴨的基本要素差不多,其主要區別在于肉鴨育雛溫度要比蛋用雛鴨高,二是飼料的營養水平也要求比蛋鴨高。那么小鴨子要怎么養呢?具體細節如下:
小鴨子在前3周,因絨毛未干,體溫調節機能不全,所以開始育維時,溫度要足夠,一般應保持在30-32℃。同時根據季節差異,可以略有変化,冬季宜提高1℃,夏季可降低1~2℃。48小時以后,每周可下降3~5℃,直至和室外溫度基本平衡。
除了溫度外,小鴨子怎么樣,還要特備注重通風,小鴨子育雛室要保持空氣新鮮,這樣才能保證小鴨子的正常新陳代謝和健康生長。隨著小鴨子日齡的增加,其排泄量也會增加,這些排泄物和鴨舍內的有害氣體將直接造成環境和空氣污染,進而影響小鴨子的生長發育。因此在小鴨子育維期應堅持通風換氣。在冬季可以先將育維室內溫度提高1~2℃后,再打開門窗,以保證室溫穩定。
另外對小鴨子飼養來說,如果飼養密度不當,也會造成經濟損失和其它浪費。因此,小鴨子的數量應根據飼養場的面積、育維室面積而定。同時,飼養小鴨子的密度還要隨季節變化做調整,不能一成不變,飼養密度很大的話,容易因為鴨群過于擁擠而導致采食和發育不勻等問題;如果飼養密度過低,雖能提高成活率,但不易保溫且經濟上不合算。一般來說,具有1.5~2倍于鴨舍面積運動場的鴨舍,育維面積為小鴨舍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平米可以養小鴨子7-9只。
育維前期,室內溫度較高,水分蒸發快。此時,小鴨子怎么樣也要求相對濕度要高一些。1周齡以內,育室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60%~70%,2周齡起維持在50%~60%即可。如果鴨舍內的濕度過于高,同時高溫和高濕的環境下,不僅使小鴨群散熱受阻,致使食欲減退,精神不佳,而且為霉菌等致病菌的生長繁殖創造了條件,從而導致生病。若遇低溫高濕,則很容易著涼生病,而且飼料消耗也會增加。所以,育維期內以溫度為主要因素,把溫度和濕度結合起來考慮,嚴格掌握,靈活調整。
小鴨子怎么養?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光照,這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在小鴨子進入鴨舍的前三天,需要保證鴨舍或者育雛場所有連續且充足的光照,三天以后每天的光照時間控制在23小時左右,8天之后,每天可減少1小時,然后陸續的調整直到最終采用自然光照育養。光照強度以便于鴨子采食和飲水為宜,一般每平方米在1~2W即可。
以上從溫度、通風、密度、濕度、光照等幾個方面講解了小鴨子怎么養,后續會有相關文章進一步介紹小鴨子怎么養殖,歡迎您持續關注,如果您在養殖上有問題,也歡迎找到晨源生物,我們將為您提供免費技術指導和服務。
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