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鵝近些年新病和老病的不斷交替出現,給養殖業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特別是在雜交鵝上出現的一種新型的病毒性疾病----鵝的呼腸孤病毒給養殖朋友帶來很大的困惑,自 2019年開始一直持續在雛鵝上流行,引起的死亡率15%-84%左右,患病雛鵝大部分是痛風中后期或育成期出現,特征性病變主要是肝臟、脾臟有白色壞死點或斑呈針尖狀或類橢圓形 ,隨著日齡增大,斑點也跟著變大。目前鵝上只有匈牙利分離株D20/99,我國很少有報道。目前市場觀察和臨床總結可垂直傳播。
二、發病原因
①遺傳因素:白羽品種雜交改良后出現的多些;
②環境因素:環境過于潮濕、早晚溫差大,導致霉菌感染引起機體發生免疫抑制;
③病毒性因素:痛風中后期感染、呼腸孤等病毒性疾病引起免疫力低下。
④霉菌因素引起免疫力低感染;
三、臨床和解剖病癥
鵝主要是發生在最早在5日齡左右、15天以后、
30多天、60多天,出現癥狀比較明顯初期大群吃喝正常、有的死亡突然,死亡率高持續時間久,主要表現癱瘓、拉稀、蹲伏、時間過久后出現神經癥狀、抽搐死亡。肝肝、脾、腎等部位有白色壞死點呈白色類橢圓形,有些可見呈淡黃色的壞死,腎臟微腫。
四、防控措施
防控措施:做好種鵝凈化和飼養管理,做好霉菌防控、做好環境管理,前期提前預防提免抗毒為主。同時做好環境管控。
防控方案:前期使用抗體注射+怡立沒/玖連(集中飲水)+均清+梅控,在痛風中后期應注意同時控制痛風添加玉米降低蛋白為主,并注意溫度、濕度、通風協調性。
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