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毒性因素:比如鴨的細小病毒、鴨病毒性肝炎、鴨感冒、鴨副粘、癱瘓綜合征等均可導致癱瘓,單一性不引起關節腫脹。
2、細菌性因素:關節型大腸桿菌、鴨葡萄球菌、鴨霍亂、鴨副傷寒、鴨漿膜炎、鴨鏈球菌等細菌性疾病導致關節腫脹或癱瘓
3、營養性因素:我們最常見的是維生素A、D、E缺乏以及B族維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等均可導致癱瘓或關節腫脹、腱鞘炎、關節變形等;
4、寄生蟲因素:主要是靠近河道或湖泊地區以及地面潮濕所引起比如:鴨球蟲、絳蟲、烏龍線蟲引起癱瘓關節不腫脹。
我們遇到的是病毒性因素導致的雛鴨、中鴨、青年鴨關節腫脹較多,而且伴隨神經癥狀,混合感染后死亡率高,而最突出的問題是副粘和漿膜炎的混合感染所導致的比較突出。表現為癱瘓、神經癥狀,初期關節也不腫脹就是癱瘓,死亡,時間久后拉黃白帶綠色糞便,關節腫脹,藥物沒少用就是不見好。
解剖后主要表現為包心包肝、腸道淋巴濾泡腫脹、胰腺黃色壞灶呈圓形,多解剖幾只可見腺胃出血。
四、其他因素
1、環境管理跟不上,淋雨、地面潮濕。
2、隱性霉菌感染引起免疫力底下;
3、疫苗免疫不到位;
免疫抵抗力差,加上外界環境變化導致副粘發生,由于沒有基礎抗體而導致高的死亡率。因此這點要謹記。
五、如何應對?
1、平時做好新流疫苗在雛禽階段1日齡注射新流二聯疫苗,最晚在5-7天進行;首次免疫和加強免疫相結合;
2、做好飼養管理勤消毒。杜絕外來人員參觀等
3、每月定期使用五聯多抗進行預防能很好的預防避免并減少副粘的發生;
4、當發生副粘后容易激發感染大腸桿菌或漿膜炎應及時使用:五聯多抗+桿漿舒進行對癥治療,然后做新流疫苗或基因七的凍干疫苗進行免疫。
免責申明:本微信訂閱號所發數據來自互聯網收集,主要用于供給大家學習、交流。我們尊重原創作者和單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系我們,立刻刪除!
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