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責微弱:如果此時胎膜沒破,則先人工撕破胎膜。取產繩兩根,各套在兩前肢的系關節處,術者用手刺激產道,以促進子宮收縮。助手拉住產科繩,配合母牛努責、陣縮,緩慢拉出胎兒。同時用藥物催產,肌肉注射腦垂體后葉激素50-100U或肌注10%麥角注射液5-15mL。但必須在確診子宮頸已開放,胎勢、胎位、胎向均屬正常。
努責過強:3%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15mL,薦尾硬外腔麻醉;牽引產牛緩慢行走1O分鐘或站立在前低后高的位置,或用手強壓背腰部,以減輕腹肌收縮。
二、子宮頸狹窄
子宮頸擴張不全的情況,可以將手用力緩慢的從陰道進入從而對子宮頸口進行刺激,強行使子宮頸進行擴張,胎兒的兩前肢及下頜部可以用產科繩套緊,然后輕輕的拉動產科繩促進母牛陣縮,隨著母牛的努責,使勁拉出胎兒。但是在牽拉兒的時候要慢,分別牽拉幾次,避免造成損傷而出血。然后在子宮頸口處灌注45℃的生理鹽水,子宮頸狹窄部涂局部麻醉藥5%-10%的可卡因。
三、陰道狹窄
首先用潤滑油或溫肥皂水灌到產道內,注意液體用量要大,手放在胎兒與陰道壁之間,然后采取正常的助產方法對難產母牛實施助產措施。如果采取以上措施卻不見效果,可以采用隱刃刀切開狹窄部,拉出胎兒,切實的止血處理工作一定要落實到位。
骨盆狹窄
如果母牛腹內的胎兒正常或偏小,首先可以將大量潤滑劑灌注到產道內,拉胎兒的一肢,使其最寬部傾斜。當其一端進入軟產道后,再拉另一肢,產出胎兒。如果采取這種方法不見效果,可以實施切胎術或者是剖腹產手術。
五、胎兒過大
產道內灌注潤滑油或微溫肥皂水,用產科繩分別縛住兩前肢的系關節及下頜部,交替拉動,如果胎兒已死,可用產科鉤鉤住胎兒眼眶或下頜,但必須同時用手保護產道。如無效,則進行切胎術和剖腹取胎術。
頭向下彎
與頭頸側彎相同,先將頭部拉直。如果矯正很困難,可先將一肢或兩肢推回子宮,成屈曲狀態,使頭部有活動的余地,將胎頭拉入骨盆腔,盡量拉出子宮頸口,然后拉正兩肢,按正常助產方法拉出胎兒。
關節屈曲
腕關節屈曲:將消毒的產科繩縛住正常的系關節處和下頜。用手或產科梃盡量將胎兒推回子宮內,術者用手握住屈曲的蹄部,盡量向上拉,使之伸直。如果很緊,可用繩先套住彎曲肢的蹄部,助手協助拉直,用正常助產方法進行助產。
肩關節屈曲:手伸入產道,握住屈曲肢的前臂下端,向骨盆腔拉動,同時用產科梃將胎兒推入子宮,使之先成為腕關節屈曲,然后按腕關節屈曲矯正方法進行矯正。
跗關節屈曲:先用產科梃頂在尾根與坐骨弓之間的凹陷內,盡量將胎兒推入子宮內。術者手握住跗關節下方,屈曲膝關節和髖關節,盡量向上向前推動跗關節,隨后手沿跗骨下移,引入骨盆腔內,將后肢拉直,然后按正常助產進行。
六、胎兒位置不正
胎兒下位:可在露出陰門外的胎兒兩肢間插入一根短木棒,一起用繩子縛牢。 術者雙手握住木棒兩端,捻轉胎兒
180 度使之變為上胎位,然后進行助產。
如無效,可使母牛左側橫臥,腰薦硬膜外腔麻醉,子宮內灌注大量潤滑油或肥皂水,然后盡量將胎兒推回子宮,并使一前肢變為腕關節屈曲。 術者牢牢緊握屈曲肢的掌部或跖部加以固定。
助手迅速翻轉母體,使其呈側位或上胎位,進行助產。
胎兒橫向:在骨盆腔內,用手盡可能握住四肢中的一肢,用產科繩套住其系關節處,然后交給助手固定;術者再用產科梃或手推動胎兒,使其成為倒生側位或正生側位,然后按側位的矯正方法助產。
胎兒側位:正生側位可將胎兒向內推一點,術者用手伸入產道,將胎頭和肩部上抬,同時扭轉兩肢可獲成功。倒生側位可以直接拉引胎兒,胎兒兩肢出產道后,在兩腿間夾入一木棒,待胎兒髖結節出產道時,扭動木棒使胎兒成為上位后,即可拉出胎兒。
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