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殼蝦又稱“丁殼蝦”、“鋼蝦”等,是一種甲殼異常堅硬,甲殼呈現艷紅,體型瘦小,外表臟黑尤其腹部關節等處,而且尾部肉質較少且松散的一種小龍蝦。
那么養殖池塘大量出產“鐵殼”蝦給養殖戶帶來哪些危害呢?
1.經濟效益低;鐵殼蝦一般很難出售,沒有賣相且出肉量少,商販不收購或較低價格收購;
2.造成餌料浪費,增加養殖成本;“鐵殼”小龍蝦進食量巨大,但很難蛻殼導致不生長,浪費餌料;
3.具有極強的攻擊性,會捕食或攻擊養殖池塘其他優質小龍蝦;
4.會影響小龍蝦物種間繁衍,有可能造成池塘種苗退化等。
正因為“鐵殼蝦”有如此多的危害且沒有經濟效益所以養殖戶都很討厭這類小龍蝦。那么小龍蝦養殖中怎么會出現“鐵殼”蝦呢?
小龍蝦養殖中產生鐵殼蝦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因素為以下幾點:
1.養殖池塘水體溫度過高因素;
2.養殖池塘長期低水位因素;
3.養殖池塘缺少水草尤其沉水性水草因素;
4.投喂不及時,餌料缺乏;
5.養殖池塘老舊,池底淤泥或有機物堆積嚴重等。
小龍蝦養殖最容易出現鐵殼蝦的季節為每年3-8
月,尤其以蝦稻混養模式最為嚴重。每年春季、夏季,受水稻倒樁、栽種影響,會降養殖池塘水位將至田面以下,造成養殖水位過淺,導致池塘水草死亡及水體溫度異常的高等。很容易是池塘小龍蝦在陽光作用下,殼體短時間內快速變紅、變硬。此時由于水稻種植肥料使用及養殖池塘小龍蝦長期處于低水位等惡劣環境中,促使小龍蝦鐵殼蝦爆發式出現。
另外多年養殖的池塘忽視池底改良及清淤等,造成池底有機物堆積嚴重,而小龍蝦又是底棲生物,長時間生活中富含有機質的池底也增加小龍蝦成為鐵殼蝦的幾率。
對于精養池塘,雖然在高溫季節能夠保證足夠深的養殖水位,但由于養殖中管理疏忽,造成池塘水草損傷或死亡嚴重,且不注重餌料投等,導致小龍蝦脫殼困難也會是池塘養殖出現鐵殼蝦。
針對小龍蝦養殖中鐵殼蝦出現的不同原因,養殖戶想要減少出產鐵殼蝦,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
1.春夏季節做好養殖池塘水位調控,確保池塘水位在1.2-1.5 米;
2.注重養殖池塘水草栽種及管理工作,確保養殖池塘沉水性水草面積在總養殖面積30% 左右。加上水草管理,尤其以伊樂藻為主養的塘口,在高溫季節需要及時控草。有條件的精養塘口可以在高溫季節換種輪葉黑藻等耐高溫水草;
3.對于蝦稻養殖塘口,在水稻栽種前盡可能將池塘中小龍蝦捕撈銷售,并及時清除池底淤泥,確保暫養溝深度在1 米以上;
4.加強池塘低質改良及水質調節工作,尤其是老舊塘口需要做到定期對池底改良;
5.對于養殖池塘出現“鐵殼”蝦的,禁止使用大網眼地籠捕撈,需要將鐵殼蝦全部捕撈出售不論價格;并加強對池塘管理,可定期補鈣或潑灑生石灰水等促進小龍蝦脫殼。
全國服務熱線